•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神奇女侠1984

    神奇女侠1984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美国2020

    主演:盖尔·加朵,克里斯·派恩,克里斯汀·韦格,佩德罗·帕斯卡,康妮·尼尔森,罗宾·怀特,莉莉·阿斯佩尔,加布瑞拉·王尔德,杜晨·科洛斯,琳达·卡特,克里斯托弗·普拉哈,里昂·贝克维思,拉维·帕特尔,娜塔莎·罗斯韦尔,泰莎·波纳姆·琼斯,艾拉·沃克,游朝敏,谢恩·阿特沃尔,艾德·伯奇,帕特里克·利斯特,奥克莉·布尔,科莎·恩格勒,小田部阿基,康斯坦丁·格雷戈里,文森·德·保罗,朱利安·费罗,罗莎娜·沃尔 

    导演:派蒂·杰金斯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精武少年

    • HD

      黑帮老妈

    • HD

      为爱叛逆3

    • HD中字

      捕鼠记

    • HD

      错误指控1998

    • HD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 HD粤语

      一九四九之劫后英雄传

    • HD

      神威天使

     剧照

    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2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3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4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5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6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6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7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8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9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背景设定在五光十色、充满诱惑的80年代,神奇女侠戴安娜在华盛顿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过着与普通人无异的生活,然而在阻止了一场看似平常的劫案后,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在强大的神力诱惑下,两位全新劲敌悄然出现——与神奇女侠“相爱相杀”的顶级掠食者豹女, 以及掌控着能改变世界力量的麦克斯·洛德,一场惊天大战在所难免。另外一边,旧爱史蒂夫突然“死而复生”,与戴安娜再续前缘,然而浪漫感动之余,史蒂夫的回归也疑窦丛生。  新时代大幕开启,面对两位强大的邪恶反派和神秘归来的史蒂夫,神奇女侠要如何才能再次拯救世界?

     长篇影评

     1 ) 我为什么喜欢《神奇女侠1984》?

    晚上散步时,脑内一直回放着电影里的片段,我觉得我得写点儿什么,以完成我与这部电影的互文。

    观影感受是私人的,《神奇女侠1984》的故事有着与我经历相重合的部分。它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我无法用言语描绘的情感,深深共鸣。

    超英作品中有一个常见的创作套路(Trope),即“冰箱里的女人”(Women in Refrigerators),特指在包括但不仅限于漫画作品的故事情节中,为了驱动男性角色的故事发展,女性角色经由特定途径遭受伤残、失去力量或死亡的情况。

    与之相对应的是“解冻的男人”——女性的残忍死亡刺激了男性的成长。比如,这条短语的来源,DC宇宙的绿灯侠,当他回到家发现女友被反派大boss杀害并冷冻在冰箱后,悲愤交加,干掉了对手。在此类语境之中,女性还是作为他者而存在,她难有自己的性格与复杂经历,只是男性生命经验中的工具人,无论她或她们对于他和他们的意义有多重大,女性在很多叙事结构中仍处于扁平状态甚至是缺失的存在。

    神奇女侠将这样的套路进行了性别调转。第一部里,史蒂夫的壮烈牺牲让戴安娜觉醒了勇气与更强大的神力。在第二部中,也是史蒂夫的离去,让戴安娜习得了飞行。但是,这一次,我认为戴安娜的成长不是来自大他者(爱人、人类或被破坏的世界)而是她的自我,来自属于她个人的爱的力量。

    “我放弃我的愿望。”

    是她接受了现实,也明白其愿望也是一种美丽的谎言。

    “我放弃我的愿望。”

    通过假象获得的事实是短暂的,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会失去超能力,会失去良知,甚至失去人性。

    “我放弃我的愿望。”

    正如同童年在天堂岛的那场竞赛,通过捷径获得的只是虚假的胜利。拉康说,欲望构成了我们的经验。我说,不如是让欲望成为现实的经历构成了我们。愿望是欲望的表现,想要实现欲望势必经历努力的过程。忽视等价交换原则而轻易实现的愿望,本就是一个谎言。事实只有一个,真相只有一个。

    “戴安娜,无论我身在何处,我将一直爱你。”

    “我爱你。我放弃我的愿望……”

    身上的伤痕渐渐修复,真言套索飞速旋转,雷霆之力重回她身。

    “我离开你之后,你的天赋也成为了我的一部分,我学会了飞行。我虽孤身遨游天际、驾驭闪电,但你对我的爱与我对你的爱一直流淌在我生命中的时时刻刻,成为不可磨灭的痕迹,成为我继续奋战下去的动力之一,让我成为我自己。”

    于是她伸出自己的手,握紧拳头,向前。

    爱是神奇女侠最大的武器。

    女性主义的电影,其浪漫也是极致的。一战时,是史蒂夫带领戴安娜认识人类社会,完成孩童到成人的转变;80年代,是戴安娜引领史蒂夫感受新的未来,她自己也在亲密关系的滋养中完成女性自我的再觉醒与再成长。除去天堂岛竞技,我认为片中第二次高潮便是戴安娜与史蒂夫驾驶隐形飞机穿越绚烂烟火的片段。凡人爱侣会开车兜风,在海岸边、树林里、家中或对于他们特殊的地点欣赏烟花的短暂与热烈;而女侠爱侣,在战机中,穿梭繁星,掠过花火,交响乐起,转瞬即逝也能定格成万古长存。烟花消逝时不仅刻出战机的身影,也共同完成了只属于戴安娜和史蒂夫的共同经历。我想,这会是留给戴安娜的,无比宝贵的,关于爱的回忆。

    尽管《神奇女侠1984》有着明显的缺陷,比如某些情节稍显拖沓,也并未完全颠覆“冰箱中的女人”的套路。第一部史蒂夫的去世是壮烈的,带着豪情壮志;第二部史蒂夫的离去,是温柔的,也是复杂的。不像套路中的女性,她们在情节里的消失往往惨痛且残酷。但我认为,这也是这部电影的又一女性主义的部分:去掉二元对立的视角,呈现每个角色自己的故事。每个角色的所作所为皆有自己的理由,比如豹女的转变,在获得力量之后反击骚扰她的男人,她失去了节制,彻底沦为暴力的奴隶。观众能看到角色们的脆弱、挣扎和反省,正如戴安娜对豹女说的那句:“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这部电影甚至对反派都是善良的。秉承神奇女侠真善美的核心,结局部分并未夺去麦克斯的生命,而是把他也当作迷途的羔羊,去启发,去唤醒,去找回人性。

    正如戴安娜在决战时对影片里每个个体说的话,也是说给每一位经历了2020年的荧幕前的观众。是观众与女侠一起完成了最后的决战。“你经历了痛苦,感受了悲伤,但你不是独自一人,弱小无助,孤立无援。”

    我们都经历了太多。

    旧时代的浮华已经过去,新时代的来临需要更多人的脚踏实地。

    这是在2020年即将落幕时最好的一部超英电影,温和有力,理智又充满爱意。

    拥抱真实吧,Truth is beautiful.

     2 ) 我奶奶刷牙都更热血

    1.整个电影就开头铁人三项比较好看,建议导演去拍奥运宣传片

    2.一开始的反派就弱智得让人窒息,纯粹就是当个反派让女主装逼,找小女孩当人质,你倒是说说你的需求啊??头一次见拿人质以后直接准备撕票的

    3. 女主打架真的太装逼了,一直凹造型,但是又没什么动作,就是在空中荡来荡去,在体操和杂技里面反复横跳,奥运宣传片,没你我不看

    4. 以为女主介入抢劫案是为了顺便看到宝石,结果后面还要FBI送?那开头剧情意义何在

    5. 女主真的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和谁说话都是高冷挑眉+你丫给我闭嘴吧的微笑,打架一定要歪嘴一笑,非常玛丽苏,十分代入女反派

    6. 史蒂夫回来以后没有质疑没有害怕没有思考,直接亲亲抱抱滚床单,啊这,这就是神仙伴侣吧(战术后仰)

    7. 公路打戏那段下车奔跑瞬间想到功夫里面的人体摩托车,然后接一个美貌自信微笑特写让我笑出了声

    8.为什么每次救人都要给小孩说保守秘密,这么多成年人都看到了啊,建议拿大喇叭给每个人喊保守秘密

    9.编剧在走剧情和搞爱情里面反复横跳,一拉拉扯扯就绝逼专心谈恋爱配深情bgm,走剧情男主就开启神隐模式,两种模式啪的一下切换很快,就像铺垫半天吃肯德基端上来一盘饺子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10.为什么要开飞机???两个人在焰火里笑,戴着五光十色的滤镜,略土味

    11. 这个实现愿望就是个bug,要是两个人愿望矛盾怎么办?如果每个人都是世界首富,那就没有人是世界首富

    12.应该有很多人的愿望是再来一百个愿望,然后男反派直接肾虚挂掉

    13.最后的打戏也是飞来飞去,空中飞人,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别的电影我会抱怨武指不行,这个电影就不需要武指

    14. 为什么她全身都是金属没有被电,对方被电啊?静电屏蔽吗?

    15.最后放弃愿望一切恢复我悟了,诺兰拍的是虚假的信条,神奇女侠才是真正的信条

    16.打大反派也靠嘴炮,乏了,大反派还站在仿佛要被UFO吸走的位置

    17.周围还一直刮风,建议bgm用《起风了》

    18.小男孩跑的真快,三个镜头过去已经在高架上了,respect

    19.最后还来了一段回忆杀,尬了,这种桥段上个世纪就玩烂了

    麻了,今年都什么烂片

    ps 不要私信来对线,想对线也行,骂完拉黑的怂人给爷爬哈,觉得这个电影无敌好看的也不用私信告诉我你的看法,并不在意谢谢,实在想说可以理发时和Tony小哥说

     3 ) 最具神性的角色或许是史蒂夫

    拥有神明之躯,历经沧桑的救世主神奇女侠戴安娜,在想到一生最大的遗憾,最爱的男人史蒂夫时,也会幼稚的向一块“廉价古董”许愿。在知晓愿望带来的负面影响时,也会自欺欺人的坚持着。在面对抉择时,也会像小女孩一样撒娇,任性的说着“我不会再爱任何人了”。

    在史蒂夫面前,戴安娜不需要扮演救世主,超级英雄,不需要端庄典雅,她可以做一个被爱的女孩子,她也有属于自己的英雄。

    当麦尔斯以复活本体来利诱史蒂夫时,他毫不犹豫的拒绝。当知道自己的宿命时,他一如既往的牺牲自己。

    一个接近完美的女英雄会爱上的男人应该是怎么样的?

    或许就像戴安娜任性撒娇的那句话“我不会再爱上任何人了。”

    最后夸一下戴安娜放弃愿望那一段的处理,没有婆婆妈妈的拖沓,干脆的转身离开,奔赴战场。

     4 ) 《神奇女侠1984》彩蛋与影视漫画致敬关联

    剧透预警!剧透预警!剧透预警!

    豹女 / 芭芭拉·密涅瓦

    豹女(Cheetah)是漫画中神奇女侠的经典死对头,也是美漫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超级反派之一。

    主线中曾出现过四代豹女,重启前豹女只是穿着豹皮装的罪犯,后来设定为被猎豹女神附身的半人半豹。

    普里西拉·里奇(Priscilla Rich)是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的原型,初次登场于1943年《神奇女侠》第6期。普利西拉出身于豪门世家,由于嫉妒神奇女侠的名望,自身又出现人格分裂迹象,穿上豹纹状成为罪犯。

    狄波拉·戴文(Deborah Domaine)是青铜时代的版本,第一代豹女的侄女。

    芭芭拉·密涅瓦(Barbara Minerva)则是当代的豹女,也是最为人熟知的版本。

    另外也曾出现过名为塞巴斯蒂安·巴勒斯特罗斯(Sebastian Ballesteros)的男性猎豹,原本是一位工业家,曾剥夺芭芭拉的力量而成为猎豹,后来芭芭拉杀死了他,夺回豹女的身份。

    新52漫画中,芭芭拉·密涅瓦从小在一个信奉狩猎女神的邪教中长大,该族群把生命看作一场狩猎,把其他人看作竞争对手或猎物。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密涅瓦在一次残酷的试炼中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被授予一项使命——找回弑神之刃

    Wonder Woman Vol.4 #23.1 (2013)

    密涅瓦离开部族后成为了一名博物院员工,在一次恐怖袭击事件中被神奇女侠所救,并借此机会接近女侠,成为了她第一个人类朋友。

    Wonder Woman Vol.4 #23.1 (2013)

    但密涅瓦的真正目的是混入“黑屋”(天眼会研究神秘物品的部门),从而得到被塞恩部族猎豹女神附身的弑神之刃。为了得到女神之力,密涅瓦用这把利刃刺向自己的胸口,成为豹女。

    Wonder Woman Vol.4 #23.1 (2013)

    密涅瓦一直以豹女的形态犯罪,但神奇女侠总会阻止她,并始终相信自己的好友能挣脱诅咒从而得到救赎。

    马克斯维尔·劳德

    是否感觉影片中的马克斯韦尔与美国懂王谜之相似?

    实际上这是服装设计师的小巧思,他们参考了大量川普在80年代的照片,从西装到染过的头发,力求让马克斯韦尔看起来像一个“很有钱,但没啥品味的人”。

    马克斯维尔·劳德(Maxwell Lord)首次登场于1987年《国际正义联盟》第一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和企业家,国际正义联盟(Justice League International)的赞助商和团队经理。

    在DC大事件“入侵!”(Invasion!)期间,他发现自己是一个具有强大的精神控制能力的超人类,能够使人看到幻觉且篡改他们的记忆,其强度甚至能操控超人。

    但随着精神控制能力的使用,马克斯维尔·劳德会开始鼻子流血。他控制的人越多,流出的血就越多,甚至会赔上自己的性命。

    影片中, 马克斯维尔活在暴戾无能的父亲阴影之下,因此希望自己能创一番壮举,成为儿子的骄傲。而在漫画中, 马克斯维尔的父亲同样对他影响极大。

    在漫画里, 马克斯维尔的父亲是一位白手兴家的成功企业家,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公司的产品含有致癌物质,残害了无数人的性命,便选择以自杀的方式赎罪。

    母亲认为这是由于丈夫的懦弱而造成的悲剧,便教育马克斯维尔不要怀有怜悯之心,遇到强大的人就要想办法控制他,拔去他的羽翼,这与未来的马克斯维尔即将得到的能力不谋而合。

    扮演马克斯维尔的佩德罗·帕斯卡近年饰演过大家非常熟悉的角色,《权力的游戏》中的红毒蛇和《曼达洛人》的主角。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他在2011年被砍掉的《神奇女侠》电视剧试播集中饰演过一名角色。

    梦之石

    电影中,梦之石由谎言之神(God of Lies)所打造,能够实现持有者的一个愿望,但必须付出沉重代价。

    漫画里的梦之石又称Materioptikon,是睡魔(Dream of the Endless)打造的十二颗魔法石中最强大的一颗,能让持有者将梦境照进现实之中,甚至创造出平行宇宙。

    The Sandman Vol.2 #7 (1989)

    梦之石通常是反派命运博士(Dr. Destiny,不是英雄Dr. Fate)的犯罪武器,曾被用来创造出正义联盟的邪恶分身,并让他们到处作恶,使得正牌英雄被集体驱逐出地球。

    Justice League of America Vol.1 #19 (1963)

    而英雄们经过讨论后,首次向彼此公开真实身份,并以平民之姿回到地球对抗冒牌货,并摧毁了梦之石。

    Justice League of America Vol.1 #19 (1963)

    后来正联得知命运博士拥有在睡梦中改变现实的能力,便用催眠让他无法再做梦,以免造成更大的危机。

    Justice League of America Vol.1 #34 (1965)

    失去做梦能力的命运博士从此形如枯槁,连头发都掉光了,面容变得像骷髅一般,心里只有对正义联盟的仇恨。

    Justice League of America Vol.1 #154 (1978)

    欺骗公爵

    戴安娜提到谎言之神的另一个称呼为欺骗公爵(Duke of Deception),漫画中这个角色初次登场于1942年《神奇女侠》第2期,是掌管谎言的半神,拥有创造幻觉的能力。

    Wonder Woman Vol.1 #2 (1942)

    西蒙·斯塔格

    马克斯维尔的投资人西蒙·斯塔格(Simon Stagg),首次登场于1965年《英勇与无畏》第57期,是DC宇宙中的知名企业家,在不少故事中都有参与,最著名的事件是他间接造成了元素人的诞生。

    元素人雷克斯・梅森(Rex Mason)就曾受雇于斯塔格企业,也曾与斯塔格的女儿成为恋人。在一次任务中,雷克斯受到斯塔格所派的保镖偷袭,在混乱中被神器的力量转化为元素人。

    The Brave and the Bold Vol.1 #57

    前作关联

    戴安娜家中的照片,能看见第一部的狙击手查理,戴安娜作为伴娘出席了他的婚礼。

    还有老去的埃塔·坎蒂,第一部中史蒂夫的可爱女助理。

    当然还有史蒂夫·特雷弗,以及他英勇赴死前交给戴安娜的手表。值得注意的是,手表的时间还停留在两人离别时的九点十分。

    史蒂夫看见街舞小子后保护戴安娜的动作,令人想起第一部中戴安娜为史蒂夫挡子弹的画面。

    星光飞冕

    影片中神奇女侠把头上的星光飞冕当作回旋镖掷出,还原了漫画的经典设定。

    Wonder Woman Vol.1 #101 (1958)

    隐形战机

    戴安娜能运用神力让飞机隐形,致敬了神奇女侠在漫画中拥有的隐形战机,初次登场于1942年Sensation Comics第一期,后来成为戴安娜的专属座驾。

    Sensation Comics Vol.1 #1 (1942)

    御风飞行

    戴安娜在影片中领悟了飞行的能力,而漫画里的神奇女侠确实从一开始是被设定为不会飞的,直到无限地球危机大事件后女侠的起源被重启,才拥有飞行能力。

    影片中,戴安娜利用真言套索抓住闪电飞行的画面,与漫画《神奇女侠》第225期的设定相似。漫画中,神奇女侠发现一个信号正在干扰全世界的通信,便跟踪信号源,使用真言套索套住向她射出的黑色闪电。

    Wonder Woman Vol.1 #225 (1976)

    黄金盔甲

    神奇女侠的黄金盔甲首次出现在Alex Ross的《天国降临》中,由亚马逊族工匠Pallas所打造,只有被认可的亚马逊人才能获得。

    美丽的谎言

    戴安娜借助真言套索向全世界传递爱与和平时,背景响起的音乐正是《蝙蝠侠大战超人》开场中,韦恩夫妇遇害的配乐《Beautiful Lie》(美丽的谎言),这是由汉斯·季默和Junkie XL强强联手的作品,歌名和意境相当符合情节走向。

    结尾彩蛋

    彩蛋片段中出现了传说中的阿斯忒瑞亚(Asteria),亚马逊最伟大的战士之一,黄金盔甲的前主人。

    阿斯忒瑞亚在希腊神话中是流星女神,也是一位女泰坦。

    影片中,阿斯忒瑞亚说道:"I've been doing this all this time.",国内字幕翻译的意思是她经常练习“借力打力”,但原文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她“一直都是神奇女侠”,因为阿斯忒瑞亚的扮演者正是七十年代神奇女侠电视剧的主演琳达·卡特。

    文 | 彩蛋君KL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授权】

     5 ) DCEU的神性阐释与神话解构

    我觉得大家真的都低估DC太多了。 DC的作品,特别是graphic novel(图像/图画小说),都算middlebrow(中额艺术)里还算接近highbrow(精英/高级)的,流行文化的味道比较少,更多的还是努力向正典文学靠近的尝试,所以对主题的探讨都偏“多面多层次”,更喜欢展现moral ambiguity(道德界限的模糊),以致于看起来可能会“繁琐”“复杂”“乱”。DC最牛逼最吸引我的一点是,能在作品里构建隐射而又同时完美解构这种隐射。大四有专门搞过黑归和元年,弗兰克·米勒的蝙蝠侠就是对这个赫拉克勒斯式英雄的一次彻底解构,因为他关注的不再是主角如何通过拯救人类成为真正强大的英雄,而是在讲如何通过拯救人类以达到自我拯救、回归人性、学会拥抱自身的缺陷。 “去神化”是DC作品很珍贵的一个特点,而这种“去神化”并不是像漫威那样从人设就入手、介绍一位凡人英雄降低英雄门槛(比如好邻居蜘蛛侠),而是讲“神的历练”——神如何通过种种考验,最终成为真正的、不完美的“人”(一般都是讲“人”如何历练成“神”,这种角色反转在后现代文学作品里还蛮常见,真的很能让人思考)。 而DCEU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这次的WW1984同样如此。它并不是所谓的设置了一个简单的真实与谎言的二元对立、然后用传统超英的叙事方法讲述如何“正压过邪”,而是想展示怎样通过谎言看真理,这二者依靠对方的存在以证明自己的存在,是一次黑格尔式的objectification(“客体化”)。而派导也为之找到了个很好的主题做载体——欲望,同时通过这个主题实现对戴安娜的去神化。 天蚀之石这个设定很妙,表面是愿望+代价,其实是(随口/不虔诚)愿望+(隐藏的)代价,是(欲望)+(本质),是以实现欲望来认识、看透本质。戴安娜的欲望是史蒂夫,而她的最珍贵的本质是希望能拯救这个世界、是梦想、是使命、是对人性善良的永远相信、是更广更大的东西。电影的结尾派导也拍得很善良很乐观——人类最终都像戴安娜一样认识并顺从了本质,而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一种永恒的、双面的“后悔”: 1.为追求欲望带来的本质丢失而后悔(可控、道德驱使)(Max后悔赢了世界输了儿子),2.为本质寻回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后悔(不可控、本能驱使)(WW会后悔为了使命又放弃史蒂夫)。 1是传统超英叙事、展现神性、构建对希腊神话隐射,2则是回归人性、实现解构。欲望和本质永远交缠,人也永远处于本能与道德的冲突之中,而在这种对“人”的历练里,戴安娜最终选择使命(神化),但同时也把自己置于欲望无法满足的、“人”的痛苦中,通过“后悔”直面、承认无法满足的欲望(去神化),这种互动已经打破了二者的二元对立。 另外还想谈的是DC对“神性”的理解——ENDURE。黑暗骑士那部就有提到这个词,老爷为了哥谭市的光明符号主动承担恶人的角色,启示录里也是,他能冷静地做好人正常人无法做的、有着巨大恶意的、反人类的决定。而《蝙超》谈后天启、谈钢铁之躯里超人带来的损失与后果,谈他如何活在他人的审视里,同样也是一种endure。WW1984的戴安娜离开欲望追求本质边跑边哭那一幕真是看得人太心碎,如果真理令人痛苦,她也只能咬牙忍受。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对《小丑》的评论:“漫威:制造一个大坏蛋,首先要给他超高的智慧,强大的肉体,绝顶的战斗技能,对了,还有无限宝石;DC:给他一个糟糕的人生吧。” 不是传统的爆米花超英爽片,但也请大家多多接受DCEU的风格吧。同样也是宝藏。

    (用了几个英文单词是因为:专业术语没有固定翻译,我怕我自己翻译出来会不专业不严谨,或者又暗示了什么学派倾向,这就很难解释了。)

     6 ) 我们看的是同一部WW1984吗?

    ★★★★

    WW1984跳票好几次了,从原定的19年上映到现在的20年年底,然而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却发生了太多魔幻的事情。

    做为一个从来不写长影评的DC死忠,看到如此两极分化的口碑不免长叹一口气。此时距离我观影结束已经过去十个小时,心情也平复的差不多了,我也想聊一聊在我眼中的《WW1984》。

    整体来说,派导不只想拍一部正反派对波打打杀杀最后邪不胜正的超英电影,她是更愿意探讨一个超级英雄的成长与选择。

    这篇影评我也主要想从成长的角度来谈一谈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前期的节奏有点一言难尽,虽然环境氛围渲染得很好,但是从豹女出场开始节奏就开始变得平缓扁平又有些莫名其妙的拖沓(虽然我知道是在给角色铺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物弧光),但是真的做的很不抓人眼球。好在随着史蒂夫的回归,剧情和节奏逐渐回温,渐入佳境。

    坦白讲,早在去年看到先导预告里出现了史蒂夫时,我还是比较抵触的。因为第一部的史蒂夫真的塑造的太好了,而且他在和戴安娜感情最浓的时候选择自我牺牲,无疑是以最好的样子永远地定格在了戴安娜的心里,也永远地成为了观众们心中的隐痛。

    “I can save today, you can save the world.”

    看先导预告的时候我已经猜到了剧情的大致走向,但是又怕真的是这么烂俗的桥段,因而就更加排斥史蒂夫的回归。

    然而第二部对于WonderSteve的处理就显得很细腻,让我的这种排斥感几乎一扫而光。

    首先用镜头慢慢掠过戴安娜的家,发现虽然史蒂夫早已不在,但是戴安娜的生活里仍处处有着史蒂夫。近百年的时间倏忽而过,她仍旧没有“move on”。对旧爱的执着早已将她烧的体无完肤,她不敢再爱,也不舍得再爱。而当许愿石出现在戴安娜眼前时,戴安娜似乎都没有思考就许下了想要再见到史蒂夫的愿望,然而许完愿望后戴安娜却又苦涩地笑了一下,因为她打心底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这段没有代入感的朋友,可以回想一下你最快乐最怀念的时光,你一定怀念的不是时光本身,而是在那段时光里跟你一起缔造回忆的那些人。

    但是当一个最熟悉的身影出现的时候,戴安娜的神情从疑惑到惊诧再到不可置信,最后到失而复得的喜悦,情绪层层递进,可以说相较于第一部有了很大的进步。

    就以上而言,派导对于这段情节的把控可以说相当细腻又温柔了。故事可以很简单,主要是看导演如何调度处理以及演员情绪的递进,可以说这段的处理真的很棒,史蒂夫的回归显得格外地柔情。

    然后我想说一下史蒂夫开飞机的那一段。

    史蒂夫触摸飞机的那一刹那我就有点想哭,太TMD像我看到乐高和我老婆看到高达时候的样子了。我在漫天的烟火里看到的是史蒂夫和戴安娜的互相欣赏和相互理解,戴安娜愿意看到史蒂夫在他热爱的领域施展才能,她虽有着半神的力量,却能在第一部里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在本部里表达对史蒂夫天赋的钦佩;史蒂夫意识到自己的平凡却仍坚定的爱着神一样的戴安娜。想起之前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个体认识到自己渺小平凡就具有了人的意识,一个人接受自己的渺小和平凡而不慌张,才有了爱的能力。”

    另外我想说,看到WonderSteve的默契作战的时候我真的被燃到了,这种双A的CP才是人间珍宝!!(果然我找对象还是适合找这种并肩作战的“战友情”吗233333)

    WW和史蒂夫的那场离别戏我也很喜欢,算是一种留白处理,如果真的具象化的拍出来我感觉反而就没有那层决绝的温柔了。当WW荡着绳索来到空中感受风和气流的时候我真的感动到哭泣,脑海中突然播放起《挥着翅膀的女孩》里那句——“骄傲地对着天空说,是借着你的风。”

    最后的结尾也相当温情,在雪地里久久驻足凝视的戴安娜和第一部结尾里凝望着天空的戴安娜,都勾勒出WW这个角色丰满和立体,以及人物弧光的完整性。

    ——————————分割线——————————

    说完了以上纯感性方面的角度,我想再从其他的角度来聊聊这部电影。

    我只能说在经历了近一年的魔幻事件和美国种种迷惑行为之后,再看这部电影能有着更多的思考。

    去年先导预告的时候有看到采访说本片中马克西维尔劳德的形象是根据特朗普设计的,现在看来是格外地贴切——满嘴跑火车,疯狂的向民众兜售着他的“成功”,不断的欺骗诱瞒着大众。

    再到影片中马克西维尔劳德对埃及(没记错吧)的建墙行为,让我想起了墨西哥边境墙,再联想到美国所奉行的单边主义,以及川普上台后的各种极端民族主义,我感觉已经贴切的不能再贴切了。

    马克西维尔劳德借助各类卫星在全国面前出镜,疯狂的告诉民众“我能帮你们实现愿望。”让我疯狂联想到川普名言“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但真正的结果呢?世界因此陷入混乱,美国各地暴乱四起,混乱无序就是绝对的自由。这如果放在19年播出肯定有人会觉得荒唐,但是在2020年的年末,却让人感受到无尽的真实。

    意识形态的内容就聊这么多,如果后面想起来什么了再补充。

    最后我想说一下WW1984的缺点。

    1、反派的逻辑起点有点牵强,这里主要说的是马克西维尔劳德,豹女还可以。

    2、如一开始所说,电影前半段的节奏有问题,没有办法第一时间抓住观众。

    3、马克西维尔劳德的结局有点莫名其妙,虽然说我可以理解WW的嘴遁输出民众是有效的,但是说服马克西维尔劳德就有点迷,毕竟电影里也没表现出他对儿子有多在意……

    4、打戏有点少是真的,不够看,也不够惊艳。

    关于豹女我想说,她最后应该并没有放弃她的愿望,只是在马克西维尔劳德放弃做行走的许愿机器以后,她的力量才消散的,最后是她颓废的望着夕阳,应该是心有不甘的。希望下一部是豹女装好人接近WW然后再偷取塞恩部族猎豹女神附身的弑神之刃,插入胸口永久变成豹女。毕竟做为WW强劲的反派之一,只用一次也太可惜了~

     7 ) 这一次,DC讲了属于“她”的神灯童话

    小时候看童话,相信很多人都幻想过:有一天,自己能拥有一个阿拉丁的神灯。长大后,我们不再这样想了,但我们一定是有某个瞬间,是在期待有什么能把我们从这苦痛的生活中拯救出来的:如果我有高考试卷的答案就好了,如果我能拿到这个offer就好了,如果他能爱我就好了,如果我能升职就好了,如果我能发财就好了,如果妈妈的病能好起来就好了——我们有的时候,是那么想要一样东西,而现实世界如此残酷,我们无论如何也拿不到它。如果可以,我们会甘愿用钱、用力量、用健康甚至用生命换取一个心愿。

    那个期待神灯的妄想,它一直都在,与成年无关。甚至,成年人很多时候都比孩子更加妄想得到它。

    《神奇女侠1984》的故事就像一个全新的神灯故事,它用一条异常简单又相当深刻的故事线,讨论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面对不如意的人生。

    它向我们发问:

    如果有一天,你拥有一个心愿成真的机会,你要抓住它吗?

    如果抓住它之后,你发现你要付出别的代价来换这个愿望,你愿意继续吗?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都能成真,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为了更大的福祉,或者说,为了你自己,你要接纳真实,放弃那个凭空掉下来的“心愿成真”,你有勇气做到吗?


    戴安娜健康、美丽、勇敢、强大,她甚至可以永生。她没有太多妄想和欲念,唯一求而不得的,就是她在很多年前失去的爱人。于是,她在不经意间,对那块独一无二的黄水晶许了愿,希望能再次见到自己的挚爱。史蒂夫回来了,代价是她的力量开始变弱——戴安娜选择接受——她可以接受这种代价,史蒂夫是无价的、是她唯一的愿望。

    代价继续升级,如果她不放弃自己的心愿,世界就会因此毁灭——戴安娜不想选,但她的爱人和她自己都明白,她必须做出选择。

    剧情在这个时候达到了第一个高潮:飞砂走尘,宛如世界末日一般的景象中,戴安娜哭着说,我不想放手。史蒂夫亲吻他爱的女孩、他爱上的那个盖世女英雄,笑着说:你不必放手,因为我本就已经死了。


    《神奇女侠1》的剧本比《神奇女侠1984》要平庸很多,但即便是在第一部,戴安娜和史蒂夫的感情也刻画得相当出彩。戴安娜是个无比强大的女人,要围绕她勾画一段爱情——而且那个男人还是个普通人,并不容易。

    身为一位心思细腻的女性导演, Patty Jenkins在极好地利用戴安娜展现了女权主题的同时,为戴安娜和史蒂夫刻画了美妙的爱情:爱是理解、是包容、是保护、是支持。

    戴安娜的女权,来自于她的力量,更来自于她强大的、真善美的内心。她不需要贬低身边任何一个男性角色来实现这一点——我个人认为,这正是女权(或者说作为平权的女权)中最最伟大的东西,一种不带有杀伤力的,坚定、宽容又不卑不亢的力量。

    在这样的基础上,史蒂夫可以在尊重、仰望戴安娜的同时,又把她像个小女孩那样珍惜和爱护着。她无比强大,能够保护他,他也总是她的力量源泉。她95%的时间几近完美,而在那脆弱迷惘的5%时段,他在支持她,她会因为他而变得更好。

    他和她,真的适合彼此

    就像刚刚提到的那个时刻,她知道她该放手,可是她不想、不舍得、不忍心,她还差最后那一点点勇气。这时候,史蒂夫会握住她的手,像第一部里那样跟她说:“我可以挽救今天,而你会挽救世界”。或者是像这一部里,安慰她:能拥有这一段共处的时光,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你不必放弃我,我亲爱的女孩,你只需要勇敢地面对真实:我已经死了,你不必放手。我活在你的回忆里。我的爱永远都在你身边。


    戴安娜终于下定决心,放开他,奔赴自己的使命,他的声音响在她身后:我爱你。

    戴安娜头也不回,哭着回应:我也爱你。

    她每远离他一步,心碎就更多一点,她哭得撕心裂肺……但同时,她每远离他一步,就离真实更近了一点,她的力量在一点点回到身上。她越跑越快,最终离开了她最美的幻梦,担起了她最沉重也最高尚的责任。

    在故事最后,世界上每一个曾妄想心愿成真的人,都直面了自己需要付出的代价,都拥有了直面真实的勇气,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了“神奇女侠”。


    而这样一个结尾,因为太过“正向”,简直像个说教类童话,让我有一瞬间想笑。但是很快,我又觉得想笑的自己有点可笑。

    忘了是谁说过,在信仰缺乏的现代社会,超级英雄就是某种替代信仰。我们去看他们/她们,会喜欢他们/她们,不应该仅仅是因为他们帅气美丽、电影特技炫酷,而是因为他们/她们展示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哪怕这些东西很简单、很老派、哪怕它们很多时候包裹在商业大片铜臭味的外表之下。

    但那不是我们应该停止相信它们的理由。

    The End.


    PS:所有卡司都超棒,克里斯汀·韦格非常美,加朵的演技进步了不止一点点!

    又PS:感谢阿德和盗梦观影,感谢让我蹭车回来的小哥。

     短评

    所以大反派就是哆啦A梦吧,不然怎么会有求必应不说,儿子还(诡异的)是个亚洲脸...打得太少不够看!

    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导演在用非常老派的方式来做这样一部超级英雄漫改电影,剧本的写作思路跟第一部一样,用的还是千面英雄那套英雄目标旅程的模式,这种不急不慢的老派做法拿到当下,基本上就等于节奏慢了,看女侠谈个恋爱就能耗一个半小时,奔着爆米花而来的人要不高兴了。但从剧本的角度讲,编剧选择这套写法讲故事是没有问题的,技巧也使用的严丝合缝,主题上还贴合了美国当下的政治局势和女权潮流,在人物和故事的处理上也有反常规套路的聪明做法,结果这却是一把双刃剑,问题正是出在这些自以为很聪明的反套路上,这些做法让情节的逻辑变得一塌糊涂,不用暴力解决问题是可以的,只是用语言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剧情逻辑上必须站得稳才行,这愿望许的,放弃愿望整个世界都可以跟着失忆,逻辑太凌乱了,这样处理过于理想主义了,或者说把观众当傻子了。

    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首先想说,我并不是一个超英电影爱好者,我总觉得靠一个人发挥神力、噼里啪啦一顿大战就能拯救世界,本身就是是很扯的一件事。但是这次,我被这部电影彻底说服了。2020年,这个世界经历了太多不美好的事情,大家都过得很糟心。面对困难或者灾难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可能并不是什么过人的盖世神力,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找回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真与善,然后与之前的种种阴霾挥手告别。

    9分钟前
    • 标本师库特
    • 推荐

    《请回答1984:如果川普统治世界》

    14分钟前
    • Lynchman
    • 还行

    我想取消愿望,还我两个半小时!!

    19分钟前
    • Krten | 阿路
    • 较差

    导演但凡知道中国有一个成语叫“自相矛盾”,就不会拍出这么逻辑不通的傻缺电影,还拍了两个半小时,是梁翠萍给你的勇气吗?

    20分钟前
    • 木石子
    • 较差

    恭喜女子铁人三项选手最后用荡秋千的方式击败了对手。作为DC粉,实在不能接受这部的安排,全片冗长无内容,再删20-30min都可以,豹女是WW的一生宿敌,最后变成这样?派派复活之后,全程工具人,真的搞siao

    25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较差

    怎么会这么金凯瑞电影+小鸡片,换装小游戏都出来了,难以相信当下全球最知名的女性超级英雄电影,居然在传达:女人最深切的欲望是什么?是真爱和变美嘿嘿(所以才要把时代背景放在1984年是吗

    30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我哭了我又哭了我趴在派派的肩膀上哭!承包全世界最好的WonderSteve!戴安娜说她再也不会爱的时候,我太理解了!!!世界上哪里还有这么好的男人:有责任心、有自己钟爱的事业、和女主相互支持、超级浪漫又高又帅!这种男人就是不存在嘤嘤嘤😭 本CP粉再次心碎💔 电影剧情有点薄弱牵强,但是视效很棒,this is exactly what IMAX for,真的很想念看超英大片的感觉~

    31分钟前
    • 捧与挖
    • 还行

    不是传统的超级英雄电影,不是爆米花爽片,而是更偏向剧情片。动作戏和第一部相比有所退步,不过这其实不算大问题,毕竟一部电影的好坏不是由动作戏决定的。电影真正的问题不是动作戏,而是文戏。导演想要拍一部以剧情取胜的、有深度的电影,但能力有限,最终陷入“深度比不上《黑暗骑士》三部曲,动作戏也并不出众”的尴尬处境。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你想不劳而获,你得到了一种东西,就会失去另一种东西,而且是你最珍贵的东西。完美都是童话,有缺憾的才是人生。逃避不能解决问题,你需要去面对。如果你不想面对,总有一天生活会逼迫你去面对。而当生活逼迫你去面对的时候,那将是一次痛彻心扉的经历,让你痛不欲生。题材很好,但探讨得不够深入,不能引人深思。导演能重视文戏多于动作戏,这一点值得提倡,但能力还有待提高。

    36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最意外的是,在这个故事里竟然看到某种波伏娃式的冷酷与绝望——一个完美女性可以拥有一切,美貌,力量,智慧,财富,时间……却偏偏要一次次与她的爱人告别。她得到的永远和失去一样多。福斯卡的宿命与寓言。

    40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野猫大战卷帘门

    43分钟前
    • cassetteman
    • 较差

    太差了,枉顾逻辑纯扯淡,这个女导演是真正的婆妈话痨。大篇幅废话连篇,干货少,成本缩减的可怜,DC惯常烂泥扶不上墙,后悔来影院了,IMAX看嘴炮,亏大了,一周后线上看也一个味儿,两颗星给戴安娜放弃愿望,舍弃爱人的悲壮前行。

    46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较差

    8/10,这个许愿石的点子想的非常好,既解决了史蒂夫的回归的问题,也成功地树立了两个反派形象,有血有肉不那么冷冰冰,说史蒂夫打酱油的,史蒂夫在WW系列定位本质激发戴安娜人性,他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复活过,所以更不存在工具人之说。女性美漫英雄难拍是事实,参考1984年女超人和惊奇队长,纵观WW两部电影,都是包着超级英雄的壳,内在实质还是人性的弱点探讨。派导处理黛安娜形象从来都是战斗力为辅,感情线才是WW内核,黛安娜再强,也拯救不了自己的真爱史蒂夫,有一种古希腊式悲剧。缺点在于本片文戏说教时间太长,内地观众喜欢所谓的大场面+第三幕大战最终boss,派导刚好踩中此雷点,成为第二个沙赞实在可惜。

    47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推荐

    太老派太儿戏太没有化学反应了,我感觉自己一边在看蒋雯丽老师和陈宝国老师黄昏恋,一边在看他们联手阻止王砚辉老师许下一千零一个愿望,还要抽空忍受把自己打扮成火鸡的刘天池老师不断给自己加戏。

    4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我希望这个世界上没有伪3D,并让更多人看到这条短评

    53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还行

    极度盲目女权与极度盲目厌男,派蒂·杰金斯在或傲慢或惧怕的加持下亢奋过头,并将第一部的愚蠢无限放大而不自知的沉浸其中。从80年代消费主义和传媒政治的阴谋导向出发,置换为醒目的反川普呐喊,并在最后长成一部纯粹的左翼政治电影而无他,漫长的两个半小时内完成的作者表达的慢速爬升是值得些许肯定的。然而整部作品如同儿戏一般劣质的叙事动力和低效拖沓的推进节奏将杰金斯的眼高手低与自恋自我暴露无遗,很难不将她同投机主义挂钩,即便是误解。女权与倒川这两大王牌皆在,却因疫情导致的公映延误而将这部流行电影变得不再具备关键的流行焦点而过时,白宫早已改朝换代,现实世界的疫情提前完成了电影中还在浮夸诉求的空洞泡沫,终于变得可笑和可怜。因此也警示了无数仍在生产轻浮奇幻工业电影的傲娇创作者们,永远不要低估和蔑视现实的无穷力量。

    56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千万不要在生日的时候对着生日蛋糕上的蜡烛乱许愿望,你都不知道它会对你做出什么。

    5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结尾真的拍得好善良,女侠最后的念白简直像是送给过去的一年的。影片一开始挺糟糕,还好从中间开始渐入佳境。特别是到了高潮的部分,它在高潮部分完成的表达几乎就是一个通俗版的小丑。它把一个“美丽新世界”毁灭给你看,而且还告诉你,正是不着边的“希望”才是那个最可怕的东西。但是它没有拍的小丑那么可怕,影片最后让角色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并且放弃许下的愿望,那一幕拍得真的挺善意的。//我还挺喜欢这次反派的表演的,他不是一味的癫狂,中间还带了点脆弱。//说真的,中间有一段的情节拍得特别小妞电影,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缺点,我还挺喜欢故事里的这条感情线的,这毕竟是一个续作电影,一个粉丝电影。

    1小时前
    • Luke
    • 推荐

    也许是期待不高,其实电影的大部分段落还是很不错的,尤其喜欢的是展现纵使强如Diana也有如常人般无法实现的梦想这一点,那无法抵抗的宿命感实在太绝望太真实了。整个前半段都还可以,包括Steve的“复活”,因为这属于我看电影之前觉得最扯也最好奇如何实现的情节,现在的处理我觉得还ok;但是这个结尾就……也太理想主义了,看上去导演想制造一个类似《黑暗骑士》中的双船困境一样的人性战胜欲望的时刻,但是几十个人(甚至于只要几个强有力的leader就可以)与几十亿人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关于水晶其实也颇多bug:许愿要抱着但是取消就只需要空口说出?另外结尾时水晶也下落不明了。PS:出字幕之前有一个无关痛痒的彩蛋,初代剧版神奇女侠扮演者Linda Carter的惊喜客串。

    1小时前
    • zykmilan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