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疯狂外星人

    疯狂外星人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美国2015

    主演:吉姆·帕森斯,蕾哈娜,史蒂夫·马丁,詹妮弗·洛佩兹,马特·琼斯,布赖恩·斯特帕尼克,阿普里尔·劳伦斯,斯蒂芬·凯林,丽莎·斯图尔特,艾普尔·温切尔 

    导演:提姆·约翰森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脱单舞会

    • 更新HD

      重塑人生

    • 更新HD

      恋之涡

    • 更新粤语

      还是觉得你最好2

    • 更新HD

      长翅膀的猪

    • HD

      12金鸭

    • 正片

      还是觉得你最好2 普通话版

    • HD

      小行星城

     剧照

    疯狂外星人 剧照 NO.1疯狂外星人 剧照 NO.2疯狂外星人 剧照 NO.3疯狂外星人 剧照 NO.4疯狂外星人 剧照 NO.5疯狂外星人 剧照 NO.6疯狂外星人 剧照 NO.16疯狂外星人 剧照 NO.17疯狂外星人 剧照 NO.18疯狂外星人 剧照 NO.19疯狂外星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远在宇宙另一端的波波星人因为不堪忍受瓜星人的侵掠,于是举族远迁,将蔚蓝的地球视为他们新的定居点。在颟顸的领袖的指挥下,波波星人将人类驱逐到澳大利亚一处专门修建的定居点,还美其名曰与人类和平共处。绰号“小费”的女孩格莱图蒂•图奇是城市中唯一的落网者,她思念被抓走的母亲,于是带着爱猫驱车寻找母亲的下落。半路上小费遭遇了一名波波星人小欧,小欧是一个令同族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麻烦所在,他不久前用手中的仪器发送了乔迁派对的邀请,谁知其中一条群发给了瓜星人,他由此被同类视作叛徒遭到追捕。  类似的遭遇让小费和小欧坐上同一辆车,他们由此踏上惊险的旅程,期间则得知瓜星人追逐波波星人的原因……

     长篇影评

     1 ) 只有一个缺点

    我不想说剪辑,不说剧情,不说演员……看完以后,心理特别不爽,虽然我也笑过。

    可是这部电影里我看不到一丝尊重,对国人,对他人,对猴子,对外星人。

    不管疯狂系列如何,我对每一步电影的观感:透过导演的镜头,感受他的态度。而宁浩导演的态度,要说他一贯的批判讽刺也罢,你爱的不深,讽刺只会让人感到恶俗和狭隘。

    这不是讽刺,这是“耻笑”,这不是“幽默”,这是“笑柄”。没有深思与反省的空间。

    综上——看完不舒服的原因——镜头里没有“爱”。

    全人类?无所谓,毁灭吧。

    外星文明?狗屁。

     2 ) 《疯狂的外星人》:是谁吸入了黄金烟尘

    雨果在《笑面人》里讲了这样一段话——黄金的体积每年要磨去一千四百分之一,这就是所谓“损耗”。因此全世界流通的十四亿金子每年要损耗一百万。这一百万黄金化作灰尘,飞扬飘荡,变成轻得能够吸入呼出的原子,这种吸入剂象重担一样,压在良心上,跟灵魂起了化学作用,使富人变得傲慢,穷人变得凶狠。

    雨果在这一段话里,辛辣地讽刺了不同阶层的两类人殊途同归的本性——富人为富不仁,穷人也刁民频出。而电影《疯狂的外星人》里同样设置了这样的两个阶层对比——驯化兽的人类,与驯化人类的外星人。

    纵观历史,人类是在不断的驯化牲畜中成为万物之灵的。同样是动物,谁赋予了人类驯化的权力,凭什么“国粹”猴戏可以绵延千年?人类在驯化老虎、狮子等猛兽,更遑论驯化同祖的猴子。外星飞船降临,一种拥有更高级智慧的外星生物充满了主宰地球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却被荒诞地消解了,只因为外星人弄丢了一个能拍照的神力头箍。

    这是电影第一个有趣的地方——弄丢了头箍的外星人瞬间从最高级别的生物,变成最低端的可驯化的猴子。《西游记》里大圣是被可以念经的紧箍咒控制,《疯狂的外星人》里,外星生物却完全仰赖一个高级信号头箍获得超能力。

    耿浩在五指山下祖祖辈辈表演着猴戏,一个头箍才认得出谁是猴王。不小心重新获得了头箍的外星人同时拥有了超能力,开始反驯化人类。把受到了凌辱借助驯化全部转嫁回去,如此粗暴而直接。在此消彼长的驯化中,谁拥有了“头箍”谁就拥有了话语权,就拥有了凌驾于另一种阶层的权力,这种对现实的映射是影片另一个有趣之处。

    片中对外国特工的描摹也是不可或缺的,C国的霸权侵袭到世界各地,可以任意凌驾他国主权,只为达到自己的目的。C国与他国同样是一个阶级的对照。但这里的C国特工是愚蠢的,他们的愚蠢在于不依靠GPS,而是通过景观标志去寻找目标,也在于他们笃信只要依靠一场荒唐的仪式就可以与外星人建交。影片对这种愚蠢表达直接的讽刺,是C国特工吞下了被耿浩排泄出的基因球。

    另外一个有趣的细节,是白人特工夺走黑人助手的领带、西装外套,让对方一丝不挂,自己却摇身一变,成为仪表堂堂的高端文明人士。历史是如此相似,鲁滨逊驯化星期五,白人驯化黑奴,殖民者驯化土著,夺走了对方的一切,摇身一变成为了统领,还要仪表堂堂伪饰成文明。在《迷失Z城》、《蛇之拥抱》等等影片里,都能看到相似的母题。某种程度上,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侵略和驯化的历史。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居然适用全部生物,可能这是巴甫洛夫本人也没想到的。人参蛇酒地方特产风靡整个宇宙,更是中国酿酒师不敢想象的。完全被条件反射驱使的外星人,即使带上头箍,还是摆脱不了去表演杂耍的生理驱动。耿浩和大飞后期则是完全利用这个弱点,将外星生物玩弄于股掌之间。

    一个从小吃不到白馒头的穷人,即使依靠自身努力,跨越阶层变成富人,吃遍海味珍馐。当某天看到街角的白馒头时,他依然会感受到饥饿,这就是条件反射。这个是驯化的关键,也是被奴役者终身的宿命。

    宁浩将故事场景设置在了一座世界乐园,这乐园拥有微缩白宫、小型神像,生长在南方的金字塔,象征着禁锢的自由女神。在贾樟柯的《世界》,李睿珺的《路过未来》都出现了这样的世界公园,这种乐园曾经风靡在90年代的中国,足不出户就能游遍世界,对当时国人来说非常诱人。《塔洛》里的照相馆背景可以从布达拉宫瞬移到自由女神,《未择之路》明明身在戈壁却能借助背景回到大海。导演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魔幻的现实,并将故事放置在这样的场景中,更添荒诞。

    米兰·昆德拉说,令人反感的,远不是丑陋的世界,而是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世界公园里披上漂亮面具的微缩建筑,不过是不堪一击的混凝土。外星人虚张声势的神力面具,不过是摘下头箍后外强中干的动物。大圣落难还要在这等穷山喉顶枪尖,特工遇险继续飞跃五湖四海无头鼠窜。可怜这高等生物竟然败给了千年猴戏,这建交明珠还是走了一遍消化系统。《疯狂的外星人》嬉笑的面具背后,亦藏着一层辛辣的社会与人类的映射和讽刺。

    黄金烟尘,吸入后能使富人变得傲慢,穷人变得凶狠。信号头箍,戴上后能使人类驯化动物,外星物种凌驾本土生物。电影结束,富人依然高傲,穷人仍然凶狠,生物依旧彼此倾轧,霸权继续褫夺文明。但是哪怕关于电影多一些深入的思考,或许都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3 ) 求求宁大导演干脆别提《乡村教师》

    两个主角很卖力,真的很卖力的在演。

    沈腾还是典型的北方小市侩形象,张口“哥”闭口“哥”,说跪就跪一秒认怂,有机会翻身也绝不含糊。黄渤也还是那个“耿浩”,不需要任何形容词,他就是耿浩。

    但这些都没有意义,不管其他人如何,至少对于我而言,我感受不到笑点。

    驯兽部分看着就像在大街上看到有些犬主殴打自己家的狗一样难受。虽然对象是外星人,但怎么看都像在普通的虐待动物。只给我留下一个感想,如果驯猴这门行当只会鞭子抽香蕉诱的话,那这个行当活该断绝传承。现在就算是训犬都不会再用鞭子了,何况是比犬类更聪明的猴子?

    而把外星人泡药酒是我看到的最恶心的地方,你们有人见过中国人拿猴子泡药酒吗?或是拿狗,拿猫?视之生则不忍视之死,拿人参、蛇、蜈蚣这些动植物泡药酒,除了所谓了“药效”之外,还有一点就是那些都是很难激发人类共情的生物,人类很难和这些动物产生情感联系。

    但那个外星人已经很明显是智慧不亚于人类的生物了,前一秒两个男主在和外星人喝酒吹牛逼(被迫),期间外星人耍酒疯差点吊死两位男主,然后外星人醉倒了(或是醉死了)。下一秒主角振振有词的拿外星人泡了药酒,说实话沈腾抄起菜刀直接把外星人灭口我都能理解。泡药酒?您为什么不干脆去医学院喝泡大体老师的福尔马林?

    还有最令我疑惑的一点,片头说本片改编自《乡村教师》,《乡村教师》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超越人类认知的两个文明之间的战争,另一个是在人类社会传承知识的教师的感人故事。

    之前和朋友们畅想《乡村教师》要怎么拍成电影,小说里最开头碳基文明与硅基文明超越人类认知的战争要如何表现,那是何等的壮观。爆破一整个悬臂的恒星,让人只要想一想就不禁心驰神往。另一个主体,人类之所以能建立文明而动物尚停留在本能阶段,是因为人类会一代又一代的积累知识,而动物缺乏这个手段,两代人之间的媒介就是教师。是教师的存在让人类这个依靠声波低效传递信息的物种能够走到今天,已经让人感动的想哭了。

    所以这部电影到底哪里用到《乡村教师》的设定了?

    另外说一下《乡村教师》里真正的黑色幽默部分:外太空中的高等文明感慨着地球人这个靠声音低效传播信息的物种(试想如果人和人之间不是靠说话传递信息而是靠光纤大脑直连,效率会提升多少倍),居然依靠“教师”这个职业的存在发展出了文明,山旮旯里的乡村教师生前被村里人鄙视死后买不起棺材立不起墓碑,一张草席裹尸被学生草草掩埋。

     4 ) 一个外星人的非正常死亡 |《疯狂的外星人》

    能把一部商业片拍出十足的作者性,宁浩是少有的几位大陆导演之一。

    现在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国产商业片还是停留在“乐呵乐呵得了”的阶段,但宁浩从不满足于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而是要在故事后面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思考。

    《疯狂的石头》表面讲的是围绕一块翡翠的争夺故事,但如果你把翡翠对位为行将倒闭的国企的剩余价值,那么这场争夺就变成了一则极具现实性的寓言。

    厂长的儿子、流氓无产者、资本势力纷纷登场,对翡翠虎视眈眈,而守卫者则是一群濒临下岗的工人,他们要守住的是翡翠,更是自己的生计和饭碗。

    把这样一个“下岗潮”背景的社会结构融入进一个追逐与嬉闹的喜剧故事中,是宁浩的功力,也是《石头》之所以经典的原因。

    在《疯狂的外星人》里,我欣慰于依然看到了宁浩极强的作者性。

    而且手法依旧。

    表面看,《外星人》就是一部闹剧,讲一个耍猴人遭遇外星人的故事,充斥着大量因错位而生的笑料。

    这种错位很有意思,看着看着你还能明白错位背后究竟是什么。

    是什么呢?

    这部电影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创造了一个三级的人际结构。对应到影片里的角色,就是外星人、人和猴。

    对于人来说,猴子是低等生物,自然沦为被欺凌和驯服的对象;而外星人是更高等的生物,拥有无上的智慧和力量,面对它人类只能听之任之。宁浩特别聪明地设计了一个道具,就是那条黑色头带。这条黑色头带就像一架阶级跃升的天梯,带上它,外星人就是神,而摘掉它,外星人就成了猴。

    为什么说这个设计特别聪明呢,因为它揭示了阶级残忍的相对性——见风使舵又媚上欺下。

    通俗点说,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会面对两类人,即强于自己的人和弱于自己的人。

    而人类的天性是什么呢?

    就是把强于自己的人视为“外星人”,对其表示臣服和攀附,而把弱于自己的人看作“猴子”,对其诉诸于驯服和暴力。

    哪怕这个人昨天很强今天变弱了,或是反过来,人类都能迅速找到最精准地应对模式。

    这是宁浩第一个要黑的东西。

    在影片中不止表现为耿浩、大飞把失去头带的外星人当猴耍,当外星人戴上头带后秒怂并连称“大哥!”

    也体现在美国人(影片中化名为C国)自视为人类代表,以为能和外星人建交,最后不过是被看作同样的低等生物;而另一方面,白人特工对待黑人又是完全不同的态度,他逼黑人脱下衣服,而“衣服”是人和猴子的重要区别,于是这个动作就带有白人将黑人视为低等生物的表意。

    还有耿浩和公园老板的关系,也发生了前后变化。前面,老板强耿浩弱,所以耿浩对老板俯首帖耳,老板对他爱答不理;到了后面,耿浩因外星人事件大火,老板成了弱势,于是两人关系也彻底反转。

    这就是这一“三级人际结构”的普适性,它一语道破了人类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不止适用于物种之间,也适用于人类内部。

    而外星人的到来,不过是打破了人类至上的地位,使得这一结构得以延展并获得更高维度的反证。

    那么这就完了吗?当然不会。

    除了黑全人类的“劣根性”之外,宁浩还试图在本片中建立一种中国本土的文化自信,当然同时也是自嘲。

    这两者相伴相生,有时你甚至很难去揣度哪个更强烈。

    这也是宁浩“蔫坏”的地方。甚至你可以“阴谋论”般的猜测,前者只是过审的说词,后者才是表达的真意。

    不管怎样,影片都给你了,怎么想是你的事。

    黑美国人的部分就不细说了,太直白了。

    从宇宙自拍惹的祸,到被世界公园的照片牵着鼻子全球跑,再到和猴子建交,吞沾了屎的基因球,最后把铜锣当武器到刚果抓猴子……

    宁浩非常自嗨地让高傲的美国人被中国底层民众的处世智慧玩弄于鼓掌之间。一句“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就够美国人喝一壶的了。

    坦白说,这是种不够高明的意淫,甚至是《战狼》的某种阴柔的变奏。

    但值得肯定的是,美国人这一视角的引入有其独特的意义。意义就在于突显文化差异。

    面对外星人,美国人遵循的是国际惯例,双方建交。

    建交是基于独立和平等之下的友好,面对远远高出人类的外星人,怎么可能实现?

    因此这只是美国人单方面的臆想,并不奏效。

    而当外星人到了中国人手里,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中国人不会跟你讲什么独立、平等、友好,而是把你拉过来大家搓一顿,酒过三巡后成为一家人。

    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东西,你可以叫它包容,更准确说是一种同化能力。无论是你们还是他们,到了我们的文化环境里,最后都会变成“我们”。

    表现在影片里,宁浩建立了双向的同化过程,即猴子升维变人和外星人降维变人。

    先说猴变人。

    刚开始比较简单,耿浩驯猴,其实就是某种让猴更贴近于人的驯化,只不过那时是为了取悦人类。

    到了后面,宁浩将猴演变为人的过程做了非常清晰的对位展示。

    先是去毛,穿上衣服,之后从树上跑到地面,再到最终获得智慧,直立行走。每一步在影片中都有直观的画面呈现。

    至此,猴成了人,还因为外星人的启蒙而成了高于人的人。

    不过也没关系,因为之前所做的驯化依然有效。铜锣一敲,猴子便本能的敬礼,香蕉一举,猴子便听话的流下口水。

    这是同化的力量,也在变相地阐述着:人不过是穿上衣服的猴子,而人性的弱点就是猴性。

    至于外星人变人,就不得不提中国所谓的“酒桌文化”了。

    背后更有着整个人情社会的积习作为土壤。

    影片中,外星人第一次重获能力大发神威后,耿浩和大飞想到的和解方法,就是喝一顿大酒。

    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没有什么是喝酒不能解决的。

    “我干了,你随意。”

    “弟弟深一口。”

    “啥也别说,都在酒里了。”

    只要三杯黄酒下肚,意识变得模糊,什么阶级、地位、尊严,就可以全都抛之脑后,大家自灵魂深处赤裸相见,达成彻底的平等。

    这就是酒的威力,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也可以化夙敌为挚友。

    于是在影片最后,我们看到外星人从酒缸里跳出来,伴着《中国功夫》的音乐练起了武术,并且带了一堆烟酒土特产回去自己的星球。

    烟、酒、铜锣、功夫、五畜奶奶、武财神……这些符号共同构成了一个抽象的中国文化,成为驯化外星人的武器。

    最终,原本一触即发的星球大战并没有上演,美国人没办成的事,中国人不费一兵一卒就办成了。

    外星人喝了一口酒,说了句,“建交成功!”之后转身走了。

    它已经不需要获取任何地球人的基因了,因为此时的它,自己已经成了地球人。

    按照大飞的话就是:“泡透了。

    是的,在中国文化的染缸里泡久了,你就成了它。

    至于这究竟是一种文化自信还是自嘲,我觉得宁浩有自己的看法。不然你看那场戏,就是影片唯一一处拍得极像恐怖片的一场戏。耿浩打发走警察后回到小院里,走过幽闭的走廊,有阴风不时吹过,他在黑暗里摸索,手足无措,最终看到了被大飞泡进酒缸里的外星人。

    为什么要在此处营造恐怖氛围?

    难道不是在说这种不动声色取人性命的染缸文化,本身就是细思极恐的事情吗?

    当然,这部电影你还可以最最简单的看待。

    它不过是讲了一个传统的手艺人如何维护自己尊严的故事。

    耿浩是个耍猴人,是西南猴王的传人,可惜这项传统技艺已经没落,他成天被人骂作“臭耍猴的”。

    如果把影片里出现的各色人等拉一个图谱,耿浩显然处于这个图谱的最底层。

    然而最后正是这个耍猴人用自己的传统技艺驯服了外星人,变相地拯救了人类。还奇迹般地完成了他对于耍猴技艺的创新想象,飞龙追猴。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故事将极为单纯。

    而单纯背后又有着一股不寻常的倔强,那是弱势在面对强势时的倔强。就像外星人问“你以为你赢得了我吗?”耿浩的回答,“不知道,但得试试。”

    无论是传统面对现代,还是落后的人们面对更强的科技和智能,似乎都应该抱持这样的韧劲。

    不认输,就已经赢了。

    这话听起来鸡汤,有时却是身处弱势的人唯一的武器。

    这个春节档的几部影片都值得一看,但在这之中,《疯狂的外星人》是我最喜欢的一部。

    在其他几部电影依然停留在过于集体或过于私人的情感抒发时,宁浩的电影是唯一一部具有自我表达的电影。

    它是一部喜剧,它的幽默建立在辛辣的讽刺之上。

    光凭这一点,就足够绝大多数的国产喜剧片学习的了。

    希望结束了疯狂三部曲之后的宁浩,可以继续疯狂,继续保持身上的那股邪劲儿。

    很早之前我就想过,宁浩的电影好适合二手玫瑰的音乐,这不,《外星人》里真的就有了。

    那么,请继续邪下去,勿走“正”道。

     5 ) 《疯狂的外星人》,真不敢相信这是宁浩的作品!

    《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无人区》,有过这么多优秀作品的宁浩,今年的《疯狂外星人》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片子和原著《乡村教师》,没有毛线关系,原著党可以不必期待了。原著是一篇很有意境的中篇,虽然情节简单,但格局宏大,涉及的是宇宙视角下,生命的命运。唉,白期待了。

    片子也没有之前宁浩作品的多线叙事,环形结构,不仅平铺直叙还没逻辑,从外星人到老美,全体智商下线。中国在里面被生硬的提了几次,但完全就是世界的局外人,不仅不知道接触外星人这种宇宙级大事,而且飞船掉江里,连个本地新闻都没有报道。总之,不是科幻硬伤,是浑身硬伤。

    后面一个多小时,剧情完全停步了,全靠黄渤和沈腾演技撑场,换了别的演员,完全就是车祸现场。耍猴的同时,也是消磨时间等片长撑够。

    老美在里面主要功能就是装逼,生搬硬套碟中谍的风格,可惜毫无逻辑和细节,每个老外群演都不过是一本正经的配合演出,我真的担心他们会笑场。

    原著里,外星生命对地球是有目的的,可电影中的外星人,最后说了一句都在酒里了就开飞船离去,草草收尾一下剧情,唉,真是无力吐槽。那收集DNA是为了拍续集吗?

    三体里的水滴启动,高温让周围全部气化,这里面的飞船,是奇幻级的,不是科幻级的,也就没必要讨论什么硬核科技了。

    黄渤的大片级车摔,仅有擦伤;我国警察,对老美在地界上搞这么大事情,一无所知,总之,剧情细节已经千疮百孔,放弃治疗。猴子轻易从实验现场跑出后,我也放弃了脑子,行吧,导游说啥就是啥吧。

    感情没有升华,人物没有成长,格局也就是一个大型白酒广告吧,祝招商顺利啊!

    总结一下,大过年的,你要是想看点剧情,就放弃这片吧,如果只是想乐呵一下,看点屎尿屁的笑料,那不妨合家欢一下。

    总之,我是失望透顶了。一星给黄渤,一星给沈腾,不好意思,宁浩,这次你没有星,还可惜了原著。

     6 ) 5个暗梗 | 看懂宁浩的疯狂荒诞寓言

    今年春节档的电影,讲道理,应该是最近几年品质最高的一年了。周星驰、韩寒、宁浩、成龙和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五部大乱斗。而《疯狂的外星人》因为宁浩、黄渤,徐峥、沈腾,基本上已经被锁定“必观”之一了。

    好笑当然是好笑的。

    但是,除了感到“好嗨哟”之外,但是只要回顾一下宁浩的作品,宁浩的荒诞剧背后,既有统一的视角,也不难看出宁浩这么多年对现实反思的成长轨迹。

    暗梗1: 三个耿浩

    黄渤在片子里演的耍猴人,叫做耿浩。

    而耿浩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疯狂的赛车》,也是黄渤演的,演一个丧气的赛车手。

    第二次出现,是在《心花路放》里。在那部剧里,耿浩是一个和妻子离婚,事业不顺的中年都市卢瑟。依靠公路,出走来治愈自己。

    而《疯狂的外星人》里,耍猴人耿浩更接近于江湖艺人,社会地位似乎比都市卢瑟低,但是两人的中年困境似乎都不相上下。

    白领耿浩,遭遇中年情感、事业危机。耍猴人耿浩,在努力获得身份认同。当被称作是“耍猴的”的时候,他在影片开始是感到受到了侮辱,因为这个称号,不仅驯服了外星人,还解救了和沈腾遇到的危机,而又对这个身份无比自豪。

    同名用三次,在宁浩的导演里只有“耿浩”一个,可能是导演偷懒,但是三个耿浩,几乎囊括了所有中年人遇到的各种危机:感情、事业、身份认同。

    暗梗2:外星人的头箍

    外星人通常的形象是大眼睛,细胳膊细腿,这种对外星人的想象,在宁浩看来,这种外星人和猴儿产生了奇妙的形象重叠

    正是这个设定,奠定了后面一切误解的来源:黄渤和沈腾把外星人当做特殊种类的猴,加以训练,然后才会阴错阳差,与C国特工队发生了冲突。

    电影里,外星人的神力不像是氪星人,天生神力。它们的肉体虚弱,反而需要外界力量的加持才能在地球上大显神威。

    头箍、猴子,暗喻孙悟空没错了,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到。

    但是孙悟空的金箍是为了限制他的能力,而外星人的头箍则是扩大自己的能力。这种化用,也可以是导演把神话科幻化的一个演绎了。

    碳基的肉身总是不堪一击,使用外界工具辅助,才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但是宁浩又似乎永远在嘲笑这种先进的工具,反而对朴实的劳动人民的直白的简单的处理方式更加欣赏。

    所以《疯狂的石头》里,香港专业大盗使用工具,最后没有斗过缺斤少两的商贩,而《疯狂的外星人》里,头箍非常容易丢失,最后外星人也不得不屈服于黄渤的鞭子。

    可以说,宁浩,一直以来对于装模作样的先进工具,带有怀疑态度。而黄渤在《疯狂的石头》里,一再强调的“一锤子下去”,可能是宁浩看来更直接的方式。

    暗梗3:C国

    C国指的是哪个国家不言而喻。最后甚至都出现了一个红脖子,金色头发的总统。他们有精良的武器,训练有素的队伍,但是却被黄渤和沈腾扮演的小人物,来回耍,丝毫没有占到一点便宜。

    C国队伍在电影里,与睿智,精英,丝毫不沾边,反而是片面的,莽撞的,愚蠢的。这让我想起了大学时候看到的一部电影:

    ★★★★☆7.7

    2004 / 美国 德国 / 喜剧 动作 动画 / 崔·帕克 / 崔·帕克 马特·斯通

    片子是木偶戏,但是一开场,美国大兵拯救巴黎,却把巴黎炸烂的戏码,和宁浩片子里的C国特工有异曲同工之妙。

    宁浩用一种文科生洞悉一切的眼光在嘲笑理科生。很质朴,很隐蔽,但是刚好能骚到大家的痒处。这似乎中国近代100多年的母题之一了。

    嘲笑高精尖装腔作势的作品,外国也有。但是拿土炮与高精尖对比,只有中国才有类似的文化土壤

    暗梗4: 酒

    如果你看电影,会发现,外星人和地球人的和解得有些快。最后外星人靠着酒劲儿,和沈腾推杯换盏之后,说:”都在酒里了”,然后带着百粮魂,就飞走了。

    结束的有些突然。矛盾没有解决,但是外星人竟然愿意放下。这是宁浩式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疯狂的石头》里,玉的回归,也是意外。《心花路放》里,最后耿浩其实也没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和自己和解。

    宁浩看待世界的方式,有些悲观,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有些丧。但是解决的方式,又很豁达,向前看,放过自己。

    嗯,一种实用主义的智慧。

    暗梗5: 徐峥

    主演里有徐峥,但是我们熟悉的徐峥最后出现了半分钟。半分钟的戏份,也能是主角???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

    没错,你看到的外星人,就是徐峥的演出。

    这恐怕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暗梗了吧。🙃🙃


    宁浩以《疯狂的石头》出道,大众把它当成喜剧片,但是宁浩却认为自己在拍荒诞片。

    荒诞片和喜剧片的区别在于,荒诞片解构一切,否认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

    但是比较不碰巧的是,荒诞片通常用了喜剧的外壳来表现严肃的命题。

    宁浩所有的片子,主人公都是小人物,他们面对的问题,都不是自己能力可解决的,最后在命运安排下,硬是要粉墨登场,依靠自我和解或者天降金手指,而获得解脱,回归生活。

    这是就宁浩所有喜剧片里,存在的那么一点蛋蛋的忧伤的来源吧。

    欢迎围观,关注我。有营养,有趣,不定期推送。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本人,谢谢~不定期出剧评。

     短评

    黄渤+沈腾+宁浩+徐峥+于和伟=喜剧之王

    5分钟前
    • MAN OF STEEL
    • 还行

    把刘慈欣的感人短篇小说“乡村教师”拍成了逗逼喜剧.......

    7分钟前
    • 123456zr
    • 很差

    春节档当然不可能没有西游题材,但我确实没料到外星人最后也能变成西游题材……讽刺意味大过喜剧元素,所以完全没有期待的那么好笑,能笑出声的地方不多。说实话看得还是有点不舒服,一半是因为对着拿鞭子抽猴这样的笑点笑不出来,一半是因为边上有很多人对这样的情节能笑出来。总体来说是一个包装得热热闹闹的残酷故事,这部电影放在春节上映本身就是一场讽刺艺术吧……

    11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很多照葫芦画瓢的翻拍都羞于提原著,宁浩很尊重作者,其实电影已经跟乡村教师没什么关系了,只是借鉴了一个星球大战夹着孩子王的壳,然后拍成了宁氏本土草根喜剧。相比疯狂前两部,这一部剥离了当初作为新导演想要被看见的急切,不再炫技,从容讲述着一个寓言式小品,透析着宁浩对中西文化根源性差异的思考,和对好莱坞科幻体系的解构与戏谑。致敬了一些经典,调侃了几位同行,还拍了一把大闹天宫,没想到这是今年春节档的西游IP。黄渤一如既往稳,像宁浩说的,他不仅是好的喜剧演员而是好的电影演员。

    1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宁浩已经不是昆汀/盖里奇/科恩兄弟的模仿者,而像火锅一样能够将各色食材融汇吸收(即便再摆不上台面的土味),炖煮出自身的风味。《2001太空漫游》《西游记》《喜剧之王》《美国队长》《战狼》玩得信手拈来,本以为《无人区》之后拍出平庸的《心花路放》,已是武功全废,没想到五年磨一剑,借一部贺岁喜剧的壳,讲一出阶级和人性讽刺的寓言,功力更深厚了,了不起。

    14分钟前
    • 凹凸
    • 力荐

    3.5 这是宁浩的《火星人玩转地球》+《世界》+《银湖之底》。中华土味大舞台风味的荒诞科幻喜剧,混搭得很有趣。正所谓六学是国粹,中美合拍文体两开花,文化元素用的特别好,是构成自反性的。黄渤塑造的“耿浩3.0”很出彩,他一直都在关注并出演这些惹人发笑又令人发省的角色,而且从未失过手。

    15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本质上一个臭耍猴的,其文化就必然是一种耍猴的文化。耍猴的文化简单粗暴,鞭子加香蕉。此外,还需要一个卖酒的。这样的文化能够代表人类打赢外星人,那只有一种可能:外星人成为猴。宁浩不仅化用西游记的人物关系,去拆解外星人科幻片的模式,更用了中国古代朴素的智慧去设定人物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挺有意思的。不能只看到猴戏,还要看到耍猴人隐蔽而深刻的自嘲。

    19分钟前
    • 大旗虎皮
    • 推荐

    “荒诞剧+科幻”只是噱头,嘲讽文化阶层论才是内核,宁浩疯狂依旧

    24分钟前
    • 花生不臭
    • 推荐

    我真是脑子抽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来看这个…… 除了沈腾自带的两三次笑点以外,全程冷漠脸:)而且这种把所谓的c国:)和外星人都当猴耍的设定,我觉得非常不尊重人:)

    26分钟前
    • IntSoul
    • 较差

    你们念叨的中美合拍齐天大圣文体两开花,你看这不是就安排上了么?

    30分钟前
    • 非天
    • 较差

    中国土味科幻,戏谑地把国人面对外星人的反应与西片区分开来,从中看到劣根性,很有中国特色。外国特工保留了《石头》《赛车》香港大盗、台湾黑帮的水土不服。有技巧的是把“孙悟空”形象与外星人土洋结合,包括耍棍棒、紧箍咒、醉酒蟠桃园、给孩儿们带酒归山等,都进行了有效的嫁接。这片至少有中国人自己的想象力。就是沈腾的表演太舞台了,完全配不上黄渤。

    3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看到这么低分反而特别兴奋,感觉理解这部电影的人越少,我就成为了越幸运幸福的少数。简单说下两大优点:首先,能戏谑性的引用近10部电影(也许更多),搞笑且高效的糅合在一部电影里。电影舞台是中国特色式山寨,剧本的构思却有意识的对“山寨”进行再创造。更厉害的是,只用了一个元素,耍猴表演,的5次反复变奏,就拍出一处中国现实魔幻主义的荒诞喜剧。宁浩可以说是当下难得的中国商业娱乐片电影大师。

    39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糟糕至极,生平最坐立难安的一次影院观影体验。油腻、恶意、躁狂、审丑、狂妄、人类沙文和民族沙文,毫无掩饰的放大到屏幕上,每一秒都让人无所适从。这才是真正的战狼式意淫。外星人骑单车飞起来那幕气得我直接跟同伴吐槽,这特么还有脸致敬ET,ET比他们可爱一千万倍。多么希望影院里的那些孩子他们第一次关于外星人的观影体验是ET而不是这玩意儿。

    44分钟前
    • 还行

    宁浩+黄渤+沈腾+徐峥 个顶个单拎出来都是中国喜剧届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但是这部真是大写的笑!不!出!来!

    48分钟前
    • Ivangel
    • 很差

    借用刘慈欣的原著外壳,内核还是宁浩的黑色荒诞。或许,时至今天,喜剧之王的宝座不可避免地要换人了。

    53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推荐

    疯狂系列第三部仍然通过结构和叙事制造笑点,比那些只会讲段子的电影高级不少。 开头多次给耶稣和世界公园特写,为巴西、俄罗斯、埃及做铺垫,这才是高级幽默。 耿浩从来都是耍猴,结果被耍了;人人说他是臭耍猴的,结果他又表演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耍猴,前后形成呼应。 外星人看不起美国人,美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中国人看不起耍猴的,结果耍猴的把外星人制服了,一物降一物,形成循环。猴和外星人角色互换产成的笑点,则是延续《疯狂的赛车》骨灰和毒品的手法。 外星人吃火锅、用外星人泡酒、把生意做到全宇宙很荒诞,又是通过科幻和文化差异做文章。 “犯我地球者,虽远必诛”调侃《流浪地球》,“我养你啊”调侃《新喜剧之王》,“咋不上春晚”调侃沈腾上春晚,绝了。 一部《流浪地球》,一部《疯狂的外星人》,刘慈欣成为春节档最大赢家。

    55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没有笑点

    59分钟前
    • 666勇
    • 还行

    7分,可能,最大的争议,还是这部影片在风格上没有那么欢腾吧,包括剪辑与摄影,也比前两部疯狂电影克制了很多。我比较喜欢的,还是融合风格之后的本土风,这倒是宁浩一直没变的,把各种熟知的类型模式,拿过来,混在一起,并本土化处理。之前有提过染缸文化,所以,外星人也会被猴吃了(非字面意思)。宁浩,还是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的。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黄渤回归自己的招牌小人物角色耿浩,再次延续“疯狂”魅力,想要证明自己却屡屡失败,试图光富“国粹”却被外星人折磨的抓狂,但他越抓狂观众就越想笑。宁浩还借着猴戏,把美国政府,好莱坞电影,甚至战狼全恶搞了一番。在看似无脑喜剧的背后,电影甚至还着了层讽刺。美国自以为是全世界主宰,外星人却觉得他们是低等生物,驯兽师以动物主人自居,却差点被自己的宠物弄死,都以为自己是人,其实都是猴。

    1小时前
    • 掉线
    • 推荐

    7。遛人遛猴遛美帝,吃肉喝酒涮火锅。东方实用主义解构并同化西式科幻。宁浩恒久的落伍主角及土味山寨画风,在欢庆春节档里也算留有一丝自嘲与自省。在喝死算球的疯狂地球人面前外星人就太实在了。

    1小时前
    • 水怪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